
如果自詡為十全老人的乾隆爺,得知今人這樣評價他,不說氣得吐血,也得暈死過去。因為愛新覺羅·弘歷眼中的人生觀、世界觀和價值觀,與我們差別太大了!以至于很多在我們看來都是敗家的事兒,這個“十全老人”都覺得理所應當。
作為皇帝的乾隆,認為自己吃喝玩樂都是合情合理的,但實際上他糟蹋的卻是民脂民膏。
在今人看來,人生而平等,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道理。然而,在古代君主眼中,人與人本來就是不平等的,他們自詡為天子,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,享受著萬民的敬仰,并認為理所應當。
乾隆繼位后,一切都模仿自己的祖父康熙:康熙搞木蘭秋闈,乾隆也跟著搞,而且規(guī)模更大;康熙要下江南,乾隆也得跑江南游歷一圈,而且去的次數(shù)更多;康熙喜歡收藏文人字畫,乾隆就變本加厲地網(wǎng)絡奇珍異寶,還拼了命地在書畫上蓋戳,哪怕是贗品。
然而,天子的興趣和雅好,終究是需要燒錢的??滴跸陆蠒r,已經(jīng)是靡費錢糧,到乾隆時就更是窮奢極欲了。而且,一次不過癮,就來兩次,兩次意猶未盡,就直到玩膩了為之,就這樣,乾隆任意地揮霍民脂民膏。如此作為,自然遭人怨恨了。
作為皇帝的乾隆,認為自己寵幸權臣合情合理,只要他們把自己伺候舒服了,貪點錢也算不了什么,但實際上卻是在養(yǎng)虎為患,自毀長城。
古今帝王中,虛榮心最強的莫過于乾隆爺了,而且他的虛榮心與日俱增,明知道臣子們在溜須拍馬,阿諛奉承,還能樂在其中。
乾隆對善于投其所好的和珅,自然是鐘愛有加。就這樣,一名御前侍衛(wèi),能平步青云,步步高升,成為權傾朝野的天下第一貪官。他結黨營私,賣官鬻爵,把持朝政,使得吏治更為腐敗。
乾隆雖老,卻并不糊涂。他覺得,留著和珅伺候自己倒也無防,回頭讓兒子把他收拾了就是。但是,這一養(yǎng)虎為患的做法,實則是禍害了大清的江山,痛快了乾隆一人。
作為皇帝的乾隆,認為自己高高在上,乃是天朝上國的君主,根本不屑同洋人通商,更不屑于那些“淫巧奇技”,但這種故步自封的思想,卻使得國家日益落后于世界。
由于早已習慣了周邊小邦們的朝賀,乾隆面對平等的通商使團,自然不屑一顧,甚至自稱天朝上國。當馬戈爾尼使團來華時,乾隆和群臣根本不為所動,依然堅持閉關鎖國,以至于清清王朝日益落后與西方,并造成了晚清的窘迫局面。
作為皇帝的乾隆,認為大清神圣不可侵犯,總能從詩詞歌賦尋跡出反清情緒,動輒滿門抄斬,但這種無中生有的文字獄卻是在戕害知識分子。
清代的文字獄以康、雍、乾三朝最盛,而又以乾隆朝最為殘忍。雖然乾隆能一人撰寫幾萬首詩,但在文化心理上卻十分自卑。文字獄,便是這種畸形心態(tài)的產(chǎn)物。
盡管乾隆飭命編纂四庫全書,但在這一過程中卻同樣使得許多典籍遭受毀禁。這些歷代文人傳承下來的知識,遭受了無妄之災,無疑也是一種極大的損失。
總之,作為大清皇帝的乾隆自然覺得自己高高在上,甚至于十全十美,但卻不能否認的一點是,如果換個視角來看乾隆,自然又是另一番景象了。

我只知道他在位60年給全國各行各業(yè)前后共免了二年的稅收,那時候國得有多富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