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小孩交換禮物,實則代表家長的心意,說不定家長間還能有友誼,如果財力不允許,就不要太貴重了。
我個人認為倒不是不好的風氣。
一二三線城市小學,教師節(jié),家長送禮,放學留校補課,其實完成當天的作業(yè),老師每個月收費400,小學1-3年級,我小孩就是這樣過來的。
我也有不滿,但想想為了自己的娃,算了。

智慧的人送有寓意有特色的禮物,不跟別人比財力。將來也是這樣。自己就是自己,不跟著別人走。

小禮物是友誼的象征,
如果開始攀比,
就失去那份初心!

沒必要。

首先,這樣的現(xiàn)象確實存在。
如果不想?yún)⑴c這樣的攀比,那么就低頭做自己應該做的就好。

畢業(yè)同學間互換禮物,成了家長財力的攀比?
不要那么夸張,好嗎?
有些家長認為孩子上學就應該只是上學,除了學費和伙食費之類的必要支出,似乎其他支出都在他們身上吸血一樣。其實這樣培養(yǎng)出來的孩子,大部分也真的只是會“讀書”而已。
[祈禱]事先聲明,貴族學校,不在我們討論范圍之內。
我個人認為只要不是特別夸張的,幼兒園小朋友畢業(yè),普通學校買禮物在一千元以內都可以接受。有的人可能覺得自己收入也就3000+什么的,拜托,這些屬于一次性支出,不是每個月讓你出。對于孩子而已,其實他們有群體生活的時候,他們的社交其實就已經(jīng)開始了。讓他們熱熱鬧鬧,開開心心地畢業(yè)不好嗎?如果家長有這樣的認同感和共識感,小朋友的畢業(yè)典禮一定像童話一樣美好。
他們很多人還會成為小學同學,初中同學,幼兒園的友情也特別美好。小孩子很天真的,換過的禮物可以藏個五六年,關系就是一輩子。
覺得攀比什么的,大部分是家長的“成人心態(tài)”在作祟。覺得禮物太夸張不合理,可以私信幼兒園老師,讓她在群里發(fā)通知,如果要互換禮物,總價不要超過X百。這樣大家差不多,也不會覺得攀比了,也免去有的人買得好,有的人買得差,造成不必要的麻煩。
孩子有自己的生活,家長要妥善引導,不要事事以“錢”為出發(fā)點,似乎,支出就是罪過?,F(xiàn)在的小朋友和以前不一樣了,生活的環(huán)境和節(jié)奏,娛樂的方式……讓他們和時代一起前進吧!
不要把我們的老一套來束縛他們,不是玩泥巴的年代了!家長們~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