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謝謝提問!春秋戰(zhàn)國時期,秦國不拘一格用人,有兩大特點:一是不拘尊卑鄙,唯才是用。二是不拘國籍,唯才是用。
一、秦穆公(前659一一621年)時,"穆公求士,西取由余于戎,東得百里奚于宛,迎蹇叔于宋,來丕豹、公孫支于晉。此五子不產(chǎn)于秦,穆公用之,并國20,遂霸西戎"。其中百里奚是陪嫁品,逃入楚國被拘。知其賢才后用五張羊皮換回,成為高官。
二、秦孝公(前361一一338年)時,"用商鞅變法,移風(fēng)易俗,民以殷盛,國以富強。百姓樂用,諸侯親服。獲楚魏之師,舉地千里,至今治強。"
三、秦惠王(前337一一311年)時,"用張儀之計,拔三川之地,西并巴蜀,北收上郡,南取漢中,包九夷、制鄢郢,東拒成皋之險,割青腴之壤,遂散六國之縱,使之西面事秦,功施到今。"
四、秦昭王(前306一一251年)時,"得范睢、廢‘禾襄’侯,逐華陽強公室,杜私門,蠶食諸侯,使成帝業(yè)。"
秦始皇以四位國君為榜樣,定爵位20級,以軍功賞將士,又用李斯去封建裂土之制,集權(quán)力于中央,用六國人才統(tǒng)一中國??傊呵飸?zhàn)國時期秦國靠不分尊卑按軍功賜爵和不分國籍選賢任能,才逐步走向強大,以致一統(tǒng)中國。

樓上專家已經(jīng)舉了很多例子,我在這里稍作補充,說兩個在秦始皇手里被破格啟用的人才。
一、甘羅
主要成就:出使趙國,得城16座,12歲官拜上卿。
秦王政想要擴張河間一帶的領(lǐng)土,這個地方屬趙國掌控。于是秦王打算與燕國合謀攻打趙國。
之后就是一系列的安排,燕太子丹質(zhì)秦,秦張?zhí)瞥鍪寡鄧?,目的就是與燕國交好。
這個事情交給了張?zhí)迫マk,可是張?zhí)坪茈y辦,原因在于他曾經(jīng)得罪了趙國,而要出使燕國,趙國又是必經(jīng)之地。于是他左右為難,遲遲不肯動身。
甘羅知道后,向呂不韋建議到:張?zhí)萍热粸殡y,就讓我去吧。呂不韋辯才不及甘羅,拿不定主意就把擔(dān)子推給了秦王嬴政。
沒想到兩個小孩子一見面,意見一交流,事情就這么定了。
結(jié)果就是,秦王政派12歲的甘羅出使燕國??墒歉柿_根本沒有去燕國,而是徑直去了趙國。
在一番唇槍舌戰(zhàn)后,甘羅成功說服趙王,使得趙王自割五座城池以肥秦王,又唆使趙國攻打燕國30城,秦國分得11城。
甘羅這一動身,就為秦國贏得城池16座,絕對是超額完成目標(biāo)。秦王一高興,封了個上卿,把他爺爺甘茂在秦國做丞相時的田宅又賜給了他。
戰(zhàn)國時期良才固然多,甘羅能取得這樣的成就也自有他的才智,但是縱觀整個戰(zhàn)國時期,又有哪一位君王敢隨意啟用一個12歲的黃毛小子呢?秦王的胸懷可見一斑。(甘羅劇照)
二、頓弱
頓弱,是秦王政滅國大戰(zhàn)時,進行間諜活動的得力干將。
這個人脾氣很怪,秦王政想要見他,派人去請,他對來人說:我這人有個毛病,從小腿直,見了君王不會拜,秦王要能接受再談見面。接受不了,那就不用見了。
秦王聽了后,很無奈??烧l讓人家是人才呢,不拜就不拜吧,見!
沒想到這哥們一見面就揭秦王傷疤,說秦王是不孝之人。秦王很生氣。這哥們又說,山東有六個國家,您能耐那么大,用威權(quán)去控制他們啊,把自己母后囚禁了算什么事。
就這一句點醒了秦王,之后在聽完頓弱對天下形勢的分析之后,破格啟用,以萬金之資東往韓、魏,籠絡(luò)兩國主政之臣,又往燕、趙,行反間之計,除掉李牧。為秦王用兵掃清障礙。(頓弱劇照)
如果啟用甘羅,還顯示不出來秦王的氣量胸懷,那么頓弱的故事絕對能完全體現(xiàn)。
秦國能統(tǒng)一,不是沒有原因的,其他方面暫且不談,單說秦王這樣的膽識與氣量,六國君主又有誰可及?
參考資料:《戰(zhàn)國策·秦四》
《史記·樗里子甘茂列傳》
此答案獨發(fā)于悟空,喜歡請隨手點贊。
期待您的關(guān)注。

謝邀!秦國的發(fā)展壯大乃至一統(tǒng),無不跟秦國的不拘一格用人才有關(guān)。秦國的用人機制跟列國也有不同之處,在不分貴賤的基礎(chǔ)上實行客卿制與軍功制并行,客卿制選的是相才,軍功制選的是將才。戰(zhàn)國時期的秦國將相“猛將發(fā)于伍卒,賢相起于客卿”。
得益于秦穆公任用百里奚得以稱霸諸候,在秦孝公時期開始實行客卿制,拜衛(wèi)鞅為客卿主持變法事務(wù)。衛(wèi)鞅也在商鞅變法的過程中步步晉升為左庶長、大良造仍至最后封為“商君”。以至后來的君主在選相上都采取了客卿制。秦惠文王時期張儀入秦,首拜客解卿秦魏河西百年紛爭。秦武王任甘茂拔宜陽通三川。秦昭王拜范雎為客卿逐“四貴"。秦莊王任呂不韋滅東周。秦始皇任李斯。
在武將選拔上,秦國的軍功制是當(dāng)時列所沒有的一個特別的選拔機制。它的特點是:不分貴賤、可以累積。也就是當(dāng)時任何的秦國人只要在打仗立了功都可以獲得相應(yīng)軍功的爵位,這個制度在當(dāng)時來看,比列國公平得多了,后來的秦國名將白起、王翦都是起于秦國的普通士兵。列國是沒有賤民奴隸可以因打仗有功得爵位的,他們只是貴族們的戰(zhàn)爭工具。至于軍功累積更是一個吸引人的制度,一人或多人因戰(zhàn)死其軍功可以累在戰(zhàn)死士兵家人的頭上,這也是秦軍將才不斷湧現(xiàn)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戰(zhàn)國時期各國的用人機制不一,齊國重臣多產(chǎn)生于“老田家”和稷下學(xué)宮;魏國則注重“名師出高徒”如龐涓、惠子;楚國則重血統(tǒng),如景翠、屈原。橫向?qū)Ρ?,唯有秦國的用人機制獨樹一幟。




春秋戰(zhàn)國時期,諸國爭霸兼并戰(zhàn)爭頻繁,人才的盛衰,就是一個國家興衰的重要保證。
各國統(tǒng)治者對此大多有清醒地認(rèn)識和體會,因而往往會對本國或外來的人才,量才錄用。在這方面,春秋戰(zhàn)國時期的秦國,可以說是不拘一格使用人才的典范。
一、秦穆公重用俘虜百里奚。
百里奚原來是虞國大夫,很有智謀。晉獻公想討伐虢國,需要途徑虞國的領(lǐng)土。晉獻公向虞國的國君贈送了大量的金銀財寶作為賄賂,請求虞國國君同意晉軍途徑虞國,攻打虢國。虞國國君利令智昏,準(zhǔn)備答應(yīng)晉國的請求。虞國大臣宮之奇、百里奚等紛紛勸諫,指出虞國與虢國唇齒相依,如果答應(yīng)晉國,恐怕對虞國不利??墒怯輫鴩龥Q心已定,宮之奇等人勸諫無效。晉軍途徑虞國,消滅虢國后,回師途中,將虞國也滅亡了。后人根據(jù)此事,概括出兩個成語:“唇亡齒寒”、“假途滅虢”。百里奚等虞國大臣淪為俘虜,被押送到晉國,淪為奴隸。晉國國君嫁女至秦國,將百里奚等作為陪嫁的財物,一并送到秦國。百里奚不甘做奴隸,于是逃亡至楚國,被楚國邊境守衛(wèi)抓獲。秦穆公早就聽聞百里奚很有智謀,聽說百里奚逃至楚國,于是想出重金贖回百里奚。但秦穆公又擔(dān)心這樣做,會引起楚國的警覺。于是就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,按照當(dāng)時市場上奴隸交易的價格,用五張羊皮贖回了逃亡的奴隸百里奚。楚國人果然沒有重視此事,交易順利完成。百里奚被送回秦國后,秦穆公重用他為秦相。在百里奚等人輔佐下,秦國國力日益強盛,秦穆公也成為“春秋五霸”之一。時人也稱百里奚為“五羖(羊皮)大夫”
二、秦孝公重用無尊貴血統(tǒng),無顯赫政績和資歷的商鞅
商鞅,本來是衛(wèi)國庶系公子,姓公孫氏,其祖本姬姓。少好刑名之學(xué),在魏國丞相魏惠王的叔叔公叔座手下任職,公叔座知其有才能,還未來得及向魏王推薦他,就患嚴(yán)重的疾病,魏惠王親往探視,并詢問道:“您的病萬一不治,國家該怎么辦呢?”公叔座回答說:“我的手下有一個中庶子,名叫公孫鞅,年齡雖少,卻有奇才,希望大王能重用他。如果我的病好不了了,希望您能讓公孫鞅接替我的丞相職位。”魏惠王沒有吭聲。公叔座讓其他人離開,房間里只剩下他和魏惠王叔侄倆。公叔座對魏惠王說:“如果大王不肯聽從我剛才的推薦,不重用公孫鞅,那么請您務(wù)必殺了他,不要讓他活著離開魏國,否則,他若投奔敵國,將來必然是我魏國的大患啊?!蔽夯萃醮饝?yīng)了公叔座的這個要求,就率領(lǐng)隨從們離開了。公叔座趕緊召見公孫鞅,向他道歉,并說:“今天大王問我誰可以接替我的相位,我向大王推薦了你,看大王的表情,他肯定不會接受我的推薦。我先君后臣,因此向大王提議,如果不重用你,就殺了你。大王允許我的建議。你趕緊離開吧,否則很快會被抓住殺死的?!惫珜O鞅曰:“大王不肯聽從你的建議和推薦重用我,又怎么會聽你的話殺了我呢?”果然,魏惠王離開后,對隨從們說道:我叔叔真是病糊涂了,一會讓我提拔一個名不見經(jīng)傳的小人物公孫鞅做丞相,見我不答應(yīng),又讓我務(wù)必殺了他。真是病的不輕啊。果如商鞅所言,魏惠王根本沒有派人來抓捕他。后來,商鞅聽說秦國招賢,于是離開魏國,來到秦國。此時的商鞅,既無顯赫的身份、血統(tǒng),也無驕人的政績。但是秦孝公聽到他談?wù)摰闹螄g(shù)后,便重用他主持國政,將他的變法理論付諸實施,推行變法。商鞅變法改變了秦國貧弱的局面,國力一躍成為七國之首,為秦國滅亡六國,統(tǒng)一天下,奠定了堅實的基礎(chǔ)。
三、秦惠王重用張儀
張儀,魏國人。嘗與蘇秦一起拜鬼谷先生為師,學(xué)術(shù),蘇秦自以不及張儀。學(xué)業(yè)完成后,蘇秦游說六國,飛黃騰達。
四、秦昭王重用范睢
范睢,魏國人,打算在魏王手下謀職,可是因為家貧,無法實現(xiàn)自己的理想和抱負(fù),于是先在魏國中大夫須賈手下做事。須賈奉魏昭王命出使齊國,范睢隨從前往,在齊國停留數(shù)月。齊襄王聽說范睢善辯,使人賜睢金十斤及牛酒,睢辭謝不敢受。須賈知道后,大怒,以為范睢肯定把魏國的一些機密事情偷偷告訴了齊國,才會得到齊國國君的賞賜。回國后,須賈將此事匯報給魏相魏齊。魏齊大怒,使舍人笞擊范睢,打斷了他的肋骨,又打落了他的牙齒。范睢假裝昏死過去,魏齊命令手下用席子把范睢卷起來,丟到廁所里。賓客有喝醉酒的,到廁所方便的時候,就直接尿在范睢身上,來羞辱他。范睢清醒后,對看守他的人說:“如果你放了我,將來我必厚謝公?!笔卣哂谑窍蛭糊R匯報,說范睢已經(jīng)死了,請求把他的尸體扔到野外去。魏齊也喝醉了,同意了看守者的請求。范睢逃出丞相府后,一名叫做鄭安平的魏國人帶著范睢逃亡,藏匿起來,改名姓叫張祿。
此時,秦昭王派使者王稽到魏國,聽聞范睢大才,于是偷偷將范睢帶回秦國。范睢向秦昭王獻策,削弱國內(nèi)貴族權(quán)勢,強化君權(quán)。又獻“遠(yuǎn)交近攻”、戰(zhàn)爭不著眼于土地的得失,而注重消耗敵國的國力軍力等計謀。皆被秦昭王采納,封范睢為秦相,封於應(yīng)地,號曰應(yīng)侯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