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麝月罵晴雯是在紅樓夢第五十一回中,先摘錄這幾句再分析。
晴雯笑道:“也不用我唬去,這小蹄子已經(jīng)自怪自驚的了。”一面說,一面仍回自己被中去了。麝月道:“你就這么跑馬解似的打扮得伶伶俐俐的去了不成?”寶玉笑道:“可不就這么去了?!摈暝碌溃骸澳闼啦粧萌兆?!你出去站一站,把皮不凍破了你的。”
此段文字拋開外表人情故事情節(jié)不論(為什么不論?因其是假,論假是沒意義的。),講的是如何解讀紅樓夢的內(nèi)在真的問題?!耙膊挥梦一Hァ?,“不用”,是因為其不能解讀,或言“我唬”的文化理念解讀不出真來?!拔一!奔础拔铱诨ⅰ?,虎是吃人的,“我口虎”文化同樣吃人,而且比真老虎吃人害人厲害的多。“我口虎”,就是“我口”如虎,就是處處講自我情感自我感受的語言文化就是有害的吃人文化,儒學(xué)文化就是這樣的文化?!安挥谩辈恢杏玫娜?,那么讓去的就是可以解真的;“這小蹄子已經(jīng)自怪自驚的了”,就是指的可以去解真的文化觀念?!靶√阕印鼻懊娴摹靶 弊?,是小看、輕看、蔑視“蹄子”的意思,“蹄子”即動物的腳足,是所有動物都具有的,因此,可以用“蹄子”表達動物的共性或通性,比如,情感,仁義,禮義,等級次序,善惡或思想意識等,這些都是。宣揚這些文化無異于非人文化,最突出的人手探索創(chuàng)新勞動文化才是真正的人類文化,也即突顯人類的特殊性。這里作者用“蹄子”比喻儒學(xué)情文化?!耙呀?jīng)自怪自驚”指的是老子“寵辱若驚,貴大患若身”的無我無身的道文化觀,此處是言道佛自然之道文化觀可以解讀紅樓夢真意。
“一面說,一面仍回自己的被中去了?!笔茄约t樓夢有兩個面,也即一真一假,一內(nèi)一外;“被中”即是內(nèi),即是真。“仍回被中”是言反對說,道佛不言之教就是反對說,由此可知,真意需要道佛文化理念解(了)。
“你就這么跑馬解似的打扮得伶伶俐俐的去了不成”,“去了不成”,就是言不能解讀真意,也即“跑馬解似的”解讀紅樓夢是不能解讀真意。可知“跑馬解”就是很快很表面的解讀,也就是以表面人物故事情節(jié)解讀就是“跑馬解”。這與第五回中的“虎兕(兔)相逢大夢歸”是一致的;“虎”指的就是紅樓夢表面的人情故事文字,“兕”就是指的解讀水平低的讀者(即凹兒。),“大夢”就是指的紅樓夢的真。“打扮”就是假,“打扮得伶伶俐俐”是言假的解讀文字再漂亮再吸引人畢竟是假?!翱刹痪瓦@么去了”,是言可以不按照外表故事情節(jié)解讀,也即言真意另有可以解讀的方法。
“你死不揀好日子!你出去站一站,把皮不凍破你的?!鼻熬涞牟粚懼畬懯恰澳慊畋仨殥萌兆印?;由此可知,“你”與“好日子”有必然的聯(lián)系,也即“好日子”離不開“你”,同樣,“你”也離不開“好日子”?!昂萌兆印?,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國家民族的好生活,更可以理解為倉頡古道無為文化,促進激活激勵孕育技術(shù)創(chuàng)新的倉頡文化就可以形容為“好”,即“女子”,也可以形容為“日子”。“你”字就是探索未知和創(chuàng)新技術(shù)兩個方面的含義;“你活”,就是探索創(chuàng)新的活躍,由此可知,探索創(chuàng)新的活躍,技術(shù)創(chuàng)新的發(fā)展提高離不開倉頡無為而治文化的激勵促進。后兩句是言外面天十分寒冷,正是由于“天寒冷”的原因才致使“你死”。“出去”就是外,就是紅樓夢的外,也即紅樓夢的假。紅樓夢借假隱真,假必然在外,在外的就是人情故事之類的語言文化,就是儒學(xué)史筆的情理人情文化。“冷”“寒天”就是言儒學(xué)文化不熱自然科學(xué),“天”就是自然事物的客觀存在。儒學(xué)文化所揀的是什么?是情,是背離遠離“好日子”的悲傷憂愁,這就是按人情故事解讀紅樓夢而產(chǎn)生悲觀衰落的原因。

“跑馬解”是什么意思呢?
《紅樓夢》第五十一回中,麝月說晴雯“跑馬解”似的:
晴雯笑道:“也不用我唬去,這小蹄子已經(jīng)自怪自驚的了?!币幻嬲f,一面仍回自己被中去了。麝月道:“你就這么跑馬解似的打扮得伶伶俐俐的去了不成?”寶玉笑道:“可不就這么去了?!摈暝碌溃骸澳闼啦粧萌兆?!你出去站一站,把皮不凍破了你的?!?/p>
“跑馬解”是什么意思呢?其實麝月已經(jīng)說了:打扮得伶伶俐俐的。就是緊身打扮,穿著合體,輕便利落。

當時的情況是,襲人的母親病了,襲人回了娘家,夜間麝月和晴雯伺候?qū)氂?。麝月出去方便,晴雯跟著出去想嚇唬她?/p>
因為都已經(jīng)睡下了,晴雯只穿著貼身的小襖。晴雯一是仗著素日身體壯,不怕冷,二是想嚇唬麝月,穿衣費事費時,因而也不披上外穿的大襖,跟著麝月出去了。
晴雯短衣打扮,麝月說她“跑馬解”似的。

我自己的理解,覺得“跑馬解”的說法可能和趙武靈王“胡服騎射”有關(guān)。
中原國家的傳統(tǒng)服飾是寬衣大袖,不方便騎射。北方胡人的服裝都是窄袖短裝,皮靴皮帶,非常利于騎馬射箭。趙武靈王下令“胡服騎射”,讓百姓改穿胡服。趙武靈王對服裝上的變革使趙國的軍隊武裝力量大大增強,為趙國的霸主地位奠定了基礎(chǔ)。
這樣的歷史事件逐漸演變成了人們的口語,來形容精短打扮。
麝月為什么罵晴雯“死不揀好日子”?
麝月罵晴雯道:“你死不揀好日子!你出去站一站,把皮不凍破了你的?!?/p>
“死不揀好日子”,是說晴雯作騰,不愛惜身體。

當時是隆冬季節(jié),天氣特別冷,夜半時分氣溫更低。屋里的保暖設(shè)施齊全,熏籠,湯婆子都是常備用具。
晴雯坐在熏籠上才覺得暖和了。麝月起來給寶玉倒茶,在屋里單穿著紅綢小棉襖,寶玉尚怕她冷,讓她披上自己的貂頦滿襟暖襖。對比一下,屋外冷的程度可想而知,“出去站一站,把皮不凍破了你的”。
在這種情況下,晴雯穿著貼身小衣就出去了,難怪被麝月罵。

果然,晴雯出去房門,熱身子被冷風一吹,只覺侵肌透骨,毛骨森然,回到屋里不覺打了兩個噴嚏,嗽了兩聲,第二天便鼻塞聲重,懶怠動彈。就是得了重感冒,發(fā)熱了。
麝月罵晴雯沒有惡意。
麝月罵晴雯,話不好聽卻沒有惡意。明著是罵,實則是關(guān)心。
大冷的天,晴雯不穿暖和便跑出去,麝月罵她,就是提醒她注意身體。幾天后,晴雯病中發(fā)脾氣打墜兒,麝月說她:“才出了汗,又作死?!摈暝逻@樣說是一樣的意思,也是要晴雯注意身體。
寶玉的大丫頭們欺負小丫頭,就像晴雯、秋紋、碧痕罵小紅,但同等地位的一等大丫頭之間還是有姐妹情存在的,她們之間說話隨便,這個“隨便”里透著親密。這樣的場景文中出現(xiàn)不少。

寶玉為麝月篦頭,晴雯說他們:“交 杯盞還沒吃,倒上頭了!”寶玉說晴雯磨牙,晴雯問著寶玉:“我怎么磨牙了?咱們倒得說說。”麝月笑道:“你去你的罷,又來問人了?!鼻琏┬Φ溃骸澳阌肿o著。你們那瞞神弄鬼的,我都知道。等我撈回本兒來再說話?!闭f著,一徑出去了。
這一段兒女口舌,脂硯齋不禁作批:好看煞!嬌憨滿紙令人叫絕。
還有一次,襲人被眾人罵作叭兒狗,她也是一笑置之。
秋紋不知道王夫人把衣服賞給了襲人,說:“那怕給這屋里的狗剩下的,我只領(lǐng)太太的恩典,也不犯管別的事?!北娙寺犃硕夹Φ溃骸傲R的巧,可不是給了那西洋花點子哈巴兒了?!币u人笑道:“你們這起爛了嘴的!得了空就拿我取笑打牙兒。一個個不知怎么死呢。”
這都是怡紅院丫鬟們的日常,所以說麝月所謂的罵晴雯也是為晴雯好。

晴雯這次的感冒比較重,又帶病為寶玉補孔雀裘,留下了病根,后來常常臥病。王夫人趕她走時,就是從病床上架起來的。
歪打正著地讓麝月預(yù)言了,晴雯真的“死不揀好日子”了。

顧名思義,“解”指解手,曁拉大便,“跑馬”形容快,跑馬解是指拉肚子或鬧痢疾,嚴重時會死人的,北方人常說的“躥稀”就是跑馬解。

“跑馬解(謝)”是華北某些地區(qū)對江湖雜技的稱謂,通俗一點就是民間雜技團。

例如在滄州南皮一帶,從前村子里每年元宵節(jié)搞會演,老百姓就會說:過晌兒有“跑馬解”的,吃飯看看去(讀qi)。
“跑馬解”并不只是一個表演項目,而且絕大多數(shù)節(jié)目跟馬也沒什么關(guān)系,其中包括落(lao)子、高蹺、獅子帽、旱船、魔術(shù)等等,這些上不了臺面的雜耍,非常受老百姓歡迎。這些雜耍大多有多有一個共同點,就是演員以未成年的男孩兒和女孩兒居多。

演節(jié)目的女孩兒,年齡大多在12歲到16歲之間,長相清秀,身手敏捷,由于表演的關(guān)系,她們大冷天也要穿紅著綠,穿非常單薄的衣服。
從前有部老電影《紅牡丹》,其中的女主角紅牡丹(藝名),就是“跑馬解”女孩兒的真實寫照。

“跑馬解”女孩兒的命非???,她們大多從小被賣進民間雜技團,為了能更多的招攬觀眾,這些小女孩平常要練習許多高難度動作。因為條件簡陋,稍有不慎就會失手致殘,最后能出道的最多也就七八成而已。
女孩兒年齡大了以后,柔韌性變差,她們通常嫁給同團的師兄弟。
“跑馬解”的社會地位很低,很難有正式舞臺供她們演出,到城市里撂地演出,不但吃住的費用高,還要忍受當?shù)氐仄α髅サ谋P剝。
當初吳橋的“慶字班”在天津撂地,惡霸井義江(井三)帶著十來個小流氓,槍殺了班主,搶走了四個小姑娘,禍害了半個多月后,都賣給了妓院。

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,所以“跑馬解”的一般在農(nóng)村演出比較多,在城里就是討飯的叫花子,都敢欺負他們。
麝月說晴雯像是“跑馬解”的,只是埋怨她穿的太少,并沒有看低晴雯的意思。

曹雪芹先生在世時饑寒交迫,特別熟悉平民百姓的口語,在小說中,這種現(xiàn)象比比皆是。
例如晴雯因為這次“跑馬解”似的,終于得了重感冒,賈寶玉弄來鼻煙壺給晴雯,結(jié)果“晴雯便一張一張的(紙)拿來醒鼻子”(原文)。
擤鼻子是一句地道的北方話,只是曹雪芹用的是醒而不是用擤。
至于麝月說晴雯“死不撿個好日子”,只是一句氣話。
襲人的母親病重,襲人回家探望,只留下麝月和晴雯侍奉賈寶玉。
結(jié)果到了晚上三更以后,晴雯“跑馬解”般的跑出屋外,外邊明月當頭,說明當時日子至少是初十以后。
而來年的元宵節(jié),襲人已經(jīng)處理完母親的喪事,重新回到了榮國府,這說明晴雯“跑馬解”的時間正在臘月。

臘月初十以后,一年中最冷的時間,又將近年關(guān),所以麝月罵晴雯“死不撿個好日子”,也并不全是口不擇言,倒有些“愛之深則責之切”的感覺。

“跑馬解”就是打把式賣藝的?!独顜r與紅娘子》聽說過吧?紅娘子在起義之前,就是打把式賣藝的。

打把式賣藝,賣的是武藝。但是這武藝不是在戰(zhàn)場,不是在野外,而是在人群密集的地方,觀眾圍起個圈子來。所以賣藝的藝人活動空間并不很大。

本來搞大的動作,就需要“輕裝簡從”。而在小圈子里賣藝,更需要穿得輕便利落——晴雯要嚇唬麝月,如果穿外套,耽擱的時間長了,麝月就回來了,就嚇不到了。所以晴雯穿著貼身小衣,所以被麝月稱為“跑馬解似的打扮得伶伶俐俐的”。

“死不揀好日子”,說全了是“尋死不揀好日子”,是民間一句俗話,現(xiàn)在也常用。 意思呢,就是罵人做事不合時宜。
這一天天氣特別冷,“出去站一站,把皮不凍破了你的”。而晴雯穿著貼身小衣就出去了,難怪被麝月罵。

晴雯是“使力不使心”的,所以不顧天氣跑到了院子里。也就是因此,她受寒感冒,才引出動人的“病補孔雀裘”。

當時正月里,襲人因為母親喪事回家了。寶玉房里只剩麝月和晴雯兩個大丫頭,可以進房間陪晚間睡覺壯膽的。剛下完雪初晴的夜晚,晴雯穿單衣出去嚇唬麝月,被寶玉提醒。這才有麝月打趣晴雯的一段話。跑馬解就是唱戲里跑龍?zhí)?,販夫走卒,武打單衣裝扮的人物。就是說你就像那種不穿大靠盛裝的主角,穿的跟武打跑龍?zhí)椎囊粯映鰜淼??不怕冷穿這么單薄?這都是俗語,類似丫環(huán)戲子里的行話。諸如后來芳官和趙姨娘因為薔薇硝吵架一樣。我知道什么粉頭,油頭。大家都是梅香拜把子的,都是奴幾啊。因為梅香在很多戲曲里都是小丫鬟的姓名,所以就成了丫鬟的代稱了。梅香拜把子就是指大家都是奴婢,誰也別看不起誰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