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海明威,凡高自殺是現(xiàn)實與理想劇烈碰撞后的悲劇。尼采的哲學詩毫無邏輯,充滿狂想。象這種事情還有很多,大都發(fā)生在高智人身上。徐渭殺死老妻而多次自殺未遂,他是當之無愧的明初三才子之一,開中國畫大寫意先河,在抗倭上作出杰出貢獻,整理了戲劇劇本《四聲猿》。還有北大才子詩人海子在詩名如日中天時臥軌自殺。還有詩人顧城在異國他鄉(xiāng)殺死朝夕相伴的妻子后自殺。天才的哲學家,藝術家都有與眾不同的思維,這思維會導致精神分裂,造成歇斯底里,這些人用陰暗的視角看待生活,看待社會。正象顧城在詩中所寫: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,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。他們長時間陷入黑暗里,最終成為被迫害狂或迫害狂,這些人當個詩人畫家對社會的危害還小一些,最后殺害親人或自殺,若當上政治家危害就大了。希特勒就是個三流的畫家,后來一不留神成了納粹黨魁,戰(zhàn)爭瘋子,和殺人惡魔,給全世界帶來災難。這些人精神極度緊張,經常陷入妄想之中。現(xiàn)在很多人欣賞凡高的畫,吳冠中一生只崇拜兩個人,一個是魯迅,一個是凡高。其實凡高的很多畫都帶著精神分裂的色彩,這被后人罩上印象派的光環(huán),事實并不完全如此。而魯迅寫過《狂人日記》,他能很準確地描過狂人的狀態(tài),也說明一些問題。所幸吳冠中沒狂,但他有些畫滿紙線條和點點,也有精神方面的問題。天才和瘋子一步之遙。

精神病院里的病人絕大多數(shù)都是普通人;哲學家、作家、藝術家大牛們中瘋了,自殺的是少數(shù),不會比普通人的比率高多少!舉錘子證明的“邏輯”有時就是鬧笑話!…………
舉例說明的優(yōu)點是直觀易明,可舉例說明的缺點是容易隱含悖論。學過變證法的人許多都聽說過一個著名的“詭辯”錘子,有人舉例說一個人掉一根頭發(fā)不會禿頂;掉兩根頭發(fā)不會禿頂;掉三根頭發(fā)也不會成為禿子。因此持續(xù)頭發(fā)掉下去都不會成為一個禿子。另外,一個哲學家、作家、藝術家同時可以是一成年男人、丈夫等等多種社會角色,偏偏選取特定的角色與“心理疾病風險”掛鉤,這本身從統(tǒng)計意義上看有點以偏概全不太“科學”。

更高級的哲人獨處著,不是因為他喜歡孤獨,而是因為他身邊找不到他的同類。
這些人的心理疾病和普通人是不同的,不僅僅是因為最后他們比普通人偉大,而是因為他們看到了比普通人更多的東西。
最大的不同在于:普通人看到的是“我很痛苦”,但痛苦著痛苦著就完了,而他們在看到“我很痛苦”之后,更加看到了世界,看到了眾生。

他們不僅見自己,而且見眾生
就我的經驗,大多數(shù)心理問題,都是本身和現(xiàn)實的沖突無法得到和解,但有些人的痛苦僅僅限于自我的生命,而有些人的悲痛則是著眼于全人類,是人類的傷痕,但無論哪種,其實表現(xiàn)出來,都是個體內在的沖突。
因此,無論是尼采還是梵高,或者是海明威等人,他們的心理問題和普通人的心里問題一樣,也是現(xiàn)實和自我無法和解。但是不同之處在于,他們從自身的困境當中,看到了全人類共同的傷痛,那種傷痛甚至無法忍受。

普通人只見自己,不見眾生
但是就諸多普通人而言,心理疾病可能許多人都有,但是他們抑郁了,就覺得世界黑暗,卻沒有想過為何會如此。
他們和世界格格不入,想到的是變得和世界一樣,想到的是與時俱進。
身邊很多心理患者,大多數(shù)想著的都是如何解決自己的問題,和世界保持一致,內向的要客服自己的內向,自卑的要客服自己的自卑,焦慮得要改變自己的焦慮。
許多時候,他們都傾向于解決自己的問題,但這些問題的來源,這些問題和這個世界現(xiàn)實的關系,很少有人會去想,到底是現(xiàn)實的錯,還是自己的錯,只是傾向改變自己去適應現(xiàn)實。

尼采這些人的心理疾病和普通人不同,他們更大
尼采這些人的心理疾病和普通人一樣,都是與現(xiàn)實無法和解
當然,基于這些,我們也可以認為他們的心理疾病是高于普通人的,這一點怎么體現(xiàn)呢?就尼采、梵高、海明威這些人,他們是心理患者沒錯,但是他們更是舉世聞名的大藝術家、大哲學家、大作家,他們的作品里面,包含的是對生命本身的關懷,哪怕是尼采這個“毒舌”也對生命充滿關懷,對人的價值和真理充滿關懷。梵高的藝術、海明威的作品,都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資源。
而普通人的心理疾病,就是著眼于自己的痛苦,生活受到影響,因其著眼“小”,故而始終只是自己的,也沒有形成真正的藝術。
這些人之所以會產生心理疾病,與其時代現(xiàn)狀息息相關,當然,最主要的還是他們自己個性上的特質,梵高印象派藝術,得不到理解,可是他表現(xiàn)就是生活,表現(xiàn)的就是人性。可是與他的世界格格不入。尼采大呼上帝死了,他生活在一片真理的真空當中,最終終于在見到一個人虐待一匹瘦馬的時候瘋了,“垮掉的一代”海明威,也是飲彈自盡。他們無法與時代達成和解,也無法忍受自己去平庸,所以最后結局看似悲壯。

我研究心理學,經過無數(shù)人的心理調查研究最終結果顯示,具有三種心理特點的人最容易自殺。
1,完美主義者。這種人凡事講究完美化,眼睛里藏不住沙子,容不得別人有過錯,有缺點。他的為人處世“非黑即白”。他容易較真,容易打架斗毆,容易矛盾重重,困難重重。容易陷入困頓難以自拔的人際漩渦里。容易走入誤區(qū)。
2,理想主義。不切實際。仿佛生活在自我編織的幻想和美夢之中。這種性格特點的人,多數(shù)為了西瓜丟了芝麻。為了遠方,放棄了眼前腳下。有時就如同飛蛾撲火,自取滅亡。
3,不滿足,過于要求,超出現(xiàn)實條件允許范圍,從而導致破敗。這種人就仿佛吹氣球一樣,氣球本來已經吹的很大了,他的生活條件已經很不錯了,可是他還不滿足,還是繼續(xù)瞎折騰使勁吹,結果導致適得其反,致使氣球破裂。
越多的同時具有以上三種性格特點的人,危險性越強。越是具有以上性格特點陷入越深的,也越難以自拔。
所以,當年我在研究出此類問題之后,在黑板上這下這樣的話。
1,正確的認識和評價自我。能夠客觀正確、貼切的,如實的認識自己,認真對待自己,不能自己高估自己,盲目抬高自己,不能腳踏實地,不切實際,盲目樂觀等等。也不能自己瞧不起自己,總是過于自憐、自卑、自己跟自己過不去。
2,自力更生,自強不息。能夠自立,自己養(yǎng)活自己,自己依靠自己。這樣就不會因為過于依賴別人,而被嫌棄,或被罵沒用等等。
3,自珍、自愛、自重。人的生命只有一次,人生不容易。每個人都應該自己懂得愛護、保護、呵護自己。不能自暴自棄,自甘墮落,自我放縱等等。
4,走自己的路,做有意義的事,成就脫離低級趣味的人生,讓別人去說吧。人生苦短,不能活在別人的吐沫星里,也不能活在別人的影子里,活出真實的自己,活出有意義的人生。
很多所謂的“牛人”“高人”“大人物”等等,他們很多并非神經病,而是因為他們具有著不同于一般人的心理特點,才造就了他們不同尋常的人生。

哲學家和某些領域的頂尖人才的大腦思維和普通人是不一樣的,否則,他們怎么會有奇異的思想火花呢。
他們都是不食人間煙火,他們總是在探尋,思考,思想是無止境的。



- 下一篇:你有哪些健康的飲食習慣?
- 上一篇:有什么事是你去了美國才知道的?
